2017-10-30 20:40:00 由 admin 发表
铁磁性物质在交变的磁场强度作用下其磁感应强度B随磁场强度H变化的曲线。图中OAS为磁场强度增大时的起始磁化曲线。磁场强度减小到零时,磁感应强度并不沿起始磁化曲线退回到原点,而是沿另一条曲线到R,BR≠0,BR称为剩磁。H沿反方向增加到HC,BR才减小到零,HC称为矫顽力。H再增加,曲线延伸到正向S的对称点S'。H减小下来到零 ,B的减小走另一条曲线到R',R'与R对称。H变为正向增大,B经C'回到S,C'点与C点对称。图中SRCS'R'C'S为磁滞回线。剩磁BR和矫顽力HC为表征物质磁性的重要参量。
强磁性物质的磁滞现象来源于磁畴壁的不可逆位移和磁畴的不可逆转动,它们还引起磁滞损耗,反复磁化过程中磁滞损耗与磁滞回线的面积成正比。
不同的强磁性物质的磁滞回线很不相同,有的材料磁滞回线细窄,有的材料磁滞回线宽阔,有的材料磁滞回线呈矩形。根据实际中的不同需要可选择不同参量,如永磁材料要求高HC和高BR,软磁材料要求低HC,而记忆元件的磁芯则要求适当低的HC和高比值BR/BS,BS为接近饱和的磁感应强度。
在非理想第二类超导体(又称为硬超导体)中,也有磁滞回线。这类超导体在成分结构上具有不均匀性,如存在各类缺陷、杂质、空洞或晶格畸变等。当外磁场增加时磁通线进入超导体内部受到阻塞,而当外磁场减小时,磁通线也受到阻塞而不易从超导体内排出去,好像被钉扎住一样。这种外场变化时磁通线受到的钉扎作用是不可逆的,正是它 造成反复磁场化时的磁滞效应而形成磁滞回线。钉扎作用不仅影响磁化过程,而且对第二类超导体中的临界电流的大小也起决定性的作用。
上一条:磁损耗magnetic loss